【被消失的連儂牆】

自從上年反修例運動開始,山道地鐵出口處原本無人問津的一條橋柱漸漸融入西環居民生活。有人曾經將悲哀、不忿、寄望寫在memo上,五顏六色的memo紙將山道的橋柱變成連儂牆;有人停下腳步,細心閱讀有心人貼在柱上,關於社會運動或者政府施政的資訊;再後來,人們看見牆上白紙黑色大字、還有直幡,無聲吶喊著香港人的訴求。即使memo,文宣會被撕毀,一次又一次,有人用油漆試圖粉飾一切,抹去西環人奮力留下的點滴痕跡,假裝有些事情從未發生。不變的某些日子,連儂牆前的點點燭光和一束束白花,仍然為西環人提供一個地方,寄託無處傾訴的哀痛和憤怒。至此,山道連儂牆已經維繫著西環人的情感,變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在古希臘,人們聚集、講演的公共場所,叫agora。正是因為曾經有這樣的場所,這樣對制度勇於進行思辨、表達的人民,古希臘文明才會不朽。在我心目中,山道連儂牆前小小的一方空地,就是西環人的agora。今日早晨,山道連儂牆前拉起警方封鎖線,是否意味著他們連這小小的公共空間也容不下?抑或是,有人如此畏懼一個讓人暢所欲言的場所,意圖將它關進一個鐵籠裡,以為不同的聲音會從此消失?即使有惡法,有無能的政府,有未知的陰影降臨,西環是我家,我們不害怕。

#山道連儂牆

Image may contain: 1 person, playing a sport, shoes and outdoor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