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區區議會歷史城區及文物保育工作小組於今早10時進行第二次會議,其中最為重視議題為近日被受傳媒關注的威靈頓街120號 -即「永和號」的工程事宜。討論概要如下:
【質問2018年至2020年建築物急速老化的現象】多位區議員及永和號關注組成員在會上詢問市建局有關2018年至2020年建築物急速老化的現象。事源於2018年8月時,市建局於網誌指「永和號」當時結構穩定並沒有即時危險,但在2019年指出該建築物結構不理想,需進行緊急加固工程。為何於這一年多間「永和號」的狀況會急劇惡化?是否有人疏忽?市建局因天氣影響、該建築物老化關係以及於2018年中左右,有石屎倒塌過為理由,令建築表面有損毀,故需進行緊急加固工程。其一為將鐵板圍住該建築物,並將50mm厚的石屎包住鐵板以作防火功能,該石屎牆只是臨時措施,並非永久結構。但市建局未有就於短時間內就能令其結構迅速惡化作解釋。此外,市建局會以三個原則進行保育「永和號」,盡量將所有構件復修,還原暫時拆除的永久結構以及工程完結後將第一/二層開放予公眾。
【被拆除的建築元素的現時情況】會上亦有討論及詢問市建局負責人士有關被拆除的不同極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元素如金字瓦頂、瓦頂棟樑、木樑、花階磚、樓梯構件等,現時的狀況,以及如何妥善保存它們。並要求實際數據,例如有幾多百分比的建築元素會被更換以及保留,如有多少百分比木樑會回收以及有否進行防腐的處理。市建局表示早前所移除的建築元素只會暫時放進倉內,未來作防蟻及防蟲的工序等的維護工作(因內部木板有白蟻及真菌侵蝕,需拆除並處理),但現時還未按上述資料處理,跟進緊密程度成疑。此外,現時暫未收集有關實質數據,但會盡量將所有元素還原。
【市建局承認透明度及敏感度不足】葉錦龍於會上對市建局安排感到十分驚訝,過往八個月的所有中西區區議會大會中,市建局對「永和號」工程只是一式一樣地指會進行內部加固工程,即使該建築物有進行不同類型的拆除及其他工程等,甚至說會完全保留內部東西。但市建局沒有就任何最新改動跟議員交代及進行任何諮詢以詢問區議員意見,致令議員對現時「永和號」情況毫不知情,直至該建築物面目全非,拆除全部建築元素,以及有傳媒及全港市民關注為止。這舉動是否想蒙混過關?另外,一眾區議員亦希望未來如市建局初步草擬任何計劃/工程時,能夠與區議員詳細地交代工程圖則/耗時等資料及進行諮詢工作,並非只是於米已成炊的階段時知會小組委員,令議員未能夠對有關計劃作任何改動。市建局指沒有蒙混過關的意圖,承認敏感度及透明度不足,如日後有任何初步工程於草擬階段(將來的結構、第一/二層是否能夠讓公眾進入或使用等),會於小組議會上詳細地講解並進行諮詢工作。發展局回覆:有恆常與市建局溝通有關保育「永和號」的工程,得知該建築物的結構狀況不理想,需進行緊急加固工程是合理的。亦指出古蹟辦對於所有的工程審批皆持有一貫原則,希望對文物價值高的建築物的結構影響減至最低。葉錦龍與一眾中西區議員會繼續關注及跟進保育「永和號」的工程,如市民有任何意見及疑問,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 5610-0230聯絡本處職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