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有街坊通知,廣豐里一棵高約七米的樹,被掛上康樂文化事務署的樹木移除通告,但通告上未有詳述移除原因。
錦龍馬上去信康文署香港西樹木隊要求部門提供樹木報告,並聯同水街區社區主任何致宏,於6月28日與康文署作現場視察。
於現場視察當日,康文署樹木隊亦更新了樹木移除通告,列出移除原因為白蟻蛀蝕以致樹木健康受損致難以康復。當日現場視察的解釋中,康文署港島西樹木隊經理衛妙玲女士表示,樹隊在5月進行的本年度例行巡查中發現此樹木受白蟻侵蝕,經檢查後發現樹幹出現了超過30%的蛀蝕中空,已即時採取滅蟲措施,而6月份再進行一次滅蟲及樹木檢查亦發覺蛀蝕有惡化傾向。衛女士表示如沒有更新進展,該樹木將會於7月5日移除,並會於完成滅蟲工作後,於原址補種屬本地樹種的鐵冬青樹。
由於樹木所在現場十分接近民居,錦龍當場要求部門進行任何施工前,需要確保已經實行所有可行救樹方案,而進行任何工程時亦必須確保白蟻不會影響周遭樹木及居民。
錦龍並向衛女士再次要求索取相關樹木的樹群風險/樹木風險評估報告(Form1/Form2)、斷層掃描檢測報告、阻力測試鑽探報告,以讓公眾分析及了解樹木狀況。
相關樹木的樹群風險/樹木風險評估報告(Form1/Form2)、斷層掃描檢測報告、阻力測試鑽探報告於今日下午電郵發送給本辦事處,錦龍馬上將報告轉送給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趙紹惠博士作分析。趙教授表示根據相關報告,部門於首次施放藥劑時未有正確地將藥劑灌入蛀孔,再落藥劑時亦未有施行個人保護措施,加上教授於6月30日到場觀察時,並未有發現白蟻屍體,質疑部門施放藥物治蟲的工作效果。
錦龍亦已再向部門表達相關樹木假若如期於明日進行移除工程,白蟻極有可能擴散至附近樹木及民居,希望部門能在進行工程前再試行落藥控制白蟻數量,以免工程令白蟻擴散。部門則表示由於樹木辦未有對於白蟻樹的治療及移除指引,故對於上述樹木所能進行的措施有限。而部門亦表示基於考慮到公衆安全,計劃將於明天上午移除有關樹木。錦龍期望政府能檢討及研究白蟻樹木的蟲害防治及治療方式,並防止如此事件再度發生,危害居民及樹木安全。
Attachment :
康文署回覆本辦事處信件
Kwong Fong Lane Tree Assessment Form 1 (2017/12/7)
CW30 Tree Assessment Form 2 (2018/5/23)
CW30 Tree Assessment Form 2 (2018/6/27)












附: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趙紹惠博士 聲明
小小一棵的路邊樹(陰香樹)(位於廣豐里近第三街)並不屬古樹名冊內的成員,即使斬了很多人都不會感到可惜。不過卻反映出政府如何對待市區的樹木:
1)此樹受白蟻侵蝕,如果落藥足夠和合適,白蟻早可受控。
而掛紙沒注明落藥時間和落什麼藥,但5月30日現場見白蟻活躍,一只死蟻都沒有。
承辦商於5月23日和6月27日落藥,但使用甚麼除害劑並沒提供資料,第一次倒藥,就流走,樹和藥接觸時間短;第二次只在樹腳噴藥,但蟻已在樹身2米以上走動,帶樹藝師帽的操作者安全措施不足。落的藥是否清水?坊間針對白蟻的除害劑有多種,但處理的樹卻完全無效。正正是管理不善。
2)2016年12月政府檢測這樹說不用填表二(form2), 即健康可接受。表一上曾指相關樹木健康和結構屬可接受水平(fair)。 但不消一年,受白蟻蛀蝕的位置出現在樹的七米上,而且是360度受蝕。反映出去年的診斷馬虎。
3)在眾多區議員追討下,今天(7月4日)下午區諾軒議員辦事處才拿到這樹的 表2,不足一天時間政府才説(理據),雖然政府做了檢測,用儀器resistography 和sonic tomography,但根板沒搖動,樹又沒過度傾斜,更沒傾斜傳感器數據。連政府都承認,這樹都沒即時倒塌風險,為何趕斬樹?
4)這樹出事之前同一地點已有另一棵同一品種的樹被移除。白蟻是香港第一大的樹木病害,現場白蟻已出現飛蟻(交配季節)。蟻巢位置在地下,若不落藥控制,及若移樹處理不善,白蟻都會擴散,令更多樹木不保,飛入民居,蛀食傢俬擾民。但樹木辦對移除白蟻病樹無指引。更重要的是,沒做好病蟲害管理,將會更多樹遭殃。
5) 就這樹原本只有白蟻問題,政府5月大修剪樹冠斬枝,弄成斜樹。請問政府只斬枝如何治白蟻?政府修樹提升樹木不穩定性,意慾如何?
6) 利用政府表二的尺寸資料,計算出在樹腳位置,實木(sound wood部分)佔樹橫切面半徑比例(T/R)是 0.4 以上,這仍是大於英、美樹藝界移除危樹的標準(0.3)。這樹在沒有支撐下,仍然不倒。
7) 這樹未有掛上任何樹牌(標明品種、樹號、負責部門),落藥資料亦欠缺。康文署作為政府部門,卻未有跟從樹木辦指引,亦沒有方便市民欣賞和學習樹木知識。
追究這樹就反映都市樹如何被不善管理,為甚麽市民生活在危樹下。政府一年花了多少錢在管理樹木?得到什麼成果?這樣下去,只會越來越多城市樹生病要斬。市民想見到這樣嗎?
政府年年斬[危]樹,市民仍生活在危樹下,為甚麽?是真危的樹卻看漏眼,打風不打風都自然地倒下來,傷人傷物。所有樹都有潛在的倒塌風險。英明的決定,是讓市民享用樹木的好,在有即時倒塌的危險前斬樹。專業判斷做得差,就是不專業。
中西區應有自己的監察。
我們不是刁民,愛家園,求公義,我們不會亦無法阻政府斬樹,但問天問地樹何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