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號,政府推出名曰「安心出行」既應用程式,聲稱用於抗疫,「鼓勵市民養成記錄出行的習慣」,但事實又係咪咁?
【索取無關權限】
要提防不明應用程式,一大原因係在於程式取得權限後有可能會危及私隱。其實外國,例如:英國亦有同類型的應用程式 (NHS Covid-19) 通知用家感染風險,所需權限為8個。但「安心出行」幾乎係 Double,有15個,包括:得知你電話下載咩程式,程式可讀取修改 SD卡,政府或可取敏感相片,甚至記錄你曾經連接既Wi-Fi (三者NHS程式都不能做到)。
【又又又係中資,資料去邊邊個知?】
毫無驚喜地,程式開發商母公司又係中資公司。程式收集到既資料安唔安全,究竟會用黎做啲咩?安裝該程式之後,資料某日會否一個唔該就俾人用「國安法」送咗中?
*考量還考量,切勿以身試法。*
【「不自願」都冇自由?】
政府強制酒吧、食肆、健身中心等參與「安心出行」計劃 (明明有食肆發牌制度,但二維碼居然要由食肆自行申請,而非因應牌照提供),市民進入公共場所時可自願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林鄭就聲稱,未來可能強制市民進入公共場所時掃描,而市民「可以自願去,或者自願不去。」當中意思係咪話比市民知,唔想私隱被侵犯就要限制出行自由?而一眾長者如果因為資源或者健康問題,無法使用智能電話,係咪又要「被自願」唔去公共場所呢?
試想像下,你出街要去邊表面由自己話事,但如果你重視私隱或者唔用智能電話,就好多地方都唔去得,而去咗邊、搭過咩車,一舉一動都要自己抄低再雙手奉上,咁同戴咗個電子腳鐐有乜分別?如果有的話,可能係佢有第二個名,叫「安心出行」,a.k.a「健康碼」。請問各位香港人又係咪甘願將自己既資料交比我地唔信任既政權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