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去年11月的交運會的時候,葉錦龍呈交了一份「關注中上環手推車使用者的道路安全」的文件,指於中環的手推車使用者因中西區的規劃加上過路設施嚴重不足,令手推車使用者容易發生意外。根據網上資料,中上環從 2010 年起已發生最少 7 宗與手推車使用者有關的交通事故,惟相關部門至今仍未為手推車使用者提供明確的道路使用指引,導致意外頻繁發生。
而中上環其中一個意外黑點是民吉街垃圾收集站的馬路。垃圾收集站只能透過行人天橋接駁到其他地方,但升降機的面積小,大型手推車使用者根本無法使用,因此他們只能單靠地面行車線將一車車的垃圾帶到收集站,險象環生,數年前更有手推車使用者在工作期間推著重型物件, 橫過行車線時不幸被車撞到而喪生。
故此葉錦龍當時希望部門考慮在民吉街垃圾收集站附近增設過路設施;或提供「 手推車使用者共享線 」;否並考慮修訂《道路使用者守則》中有關手推車使用者的章節2,提供更明確的指引,保障各手推車使用者的道路安全,及減低發生交通意外的風險。
而直到今年3月底,曾經進行過一次試路,但因為現場突然有一輛貨車因無位置落貨而停在中
線,險些引致車禍,被迫要取消當天的路試。
詳細可參考: https://ift.tt/3bufoAu
而運輸署轉至於4月14日進行路試,並於5月6日的第八次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匯報交通狀況,運輸署及警務處於當日3時正開始進行路試,採用130秒作一個cycle(120秒車行;10秒人行);約3時30分,干諾道西及附近道路(上游)出現交通擠塞至租庇利街;在場路政署、警方及運輸署人員決定取消路試,重新開放道路。運輸署指如加設燈位會讓原本100米的車龍變成350米的車龍,只能選取第二個方案 – 於林士街干諾道中加設燈位,以及在民吉街垃圾站加設行人路。
有關試路結果,葉錦龍指運輸署太倉卒,於試路前一日才電郵通知區議員,而本人於試路期間正在隔離,未能親身到達現場視察,亦建議如再有相類似的行動,請盡早通知並必須通知當區議員。另外,有關出現交通擠塞至租庇利街,葉錦龍認為該地方塞車主因是有些正在等候老闆的私家車違泊喺路邊,有些車輛甚至沒有司機,此違泊情況會令村巴及的士需要於行車線上落客,以致大塞車。故此葉錦龍要求秘書處向警務處出信,要求處方嚴正執法,解決塞車問題。
再者,葉錦龍要求運輸署提供更多數據,例如:民吉街的掉頭位的行車量以及永和街行人過路處的流量等,以提供增加燈位的實際影響。總括而言,於民吉街加設燈位是唯一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故此於席上8位議員同意運輸署繼續研究相關路線,並盡快解決問題,因於中環街市域多利皇后街的臨時垃圾站將於本年第三季關閉,未來必定會有更多手推車使用者需要來回干諾道中及林士街多條行車線去將一車車的垃圾帶到收集站,到時恐怕會有更多險象橫生的情況發生。